青海省政策
青海省政策聚合了各类官方网站发布的青海省公共政策和前沿资讯,实时更新,支持政企用户自定义关键词检索,实现各种青海省政策的便捷查询、全面获取、历史追踪、分类聚合和交叉分析,为企业、个人和机构实时捕捉青海省形势变化提供政策评估支持。
青政办20217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成品油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试点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8日(此件公开发布)青海省成品油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试点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成品油市场综合监管长效机制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成品油行为,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试
8月6日,记者从全省推进公证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省司法厅深化公证放管服改革,推出15项减证便民措施,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我省各地司法行政部门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公证减证便民措施,真正落实群众最多跑一次的办证目标。
到2025年,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医学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医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深入,医学院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制度更加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加强本科、高职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急需学科专业师资引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比例。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评估评价的主要内容,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开展医6学专业评估认证。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支持承担临床教学和住院
我省出台特殊药品使用政策抗肿瘤靶向药品纳入特殊药品范围解决参保群众用药难题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好医疗保险特殊药品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切实保障参保患者重特大疾病特殊用药需求。《通知》明确将国家谈判的36种药品和《青海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中的抗肿瘤靶向药品纳入特殊药品范围,极大地促进了国家谈判药品在我省贯彻落实,扩大了参保患者的用药范围和用药渠道。《通知》明确了特殊药品范围及使用范围、相关政策及服务管理、基金支付标准和结
第二章普通门诊2第六条参保人员一个自然年度内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按以下规定支付(一)普通门诊待遇不设起付标准。第七条普通门诊政策随经济社会发展,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动第八条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时,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3支付范围),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按本规定执行。第六章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第二十三条个人账户可以用于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规范商品房交易管理工作,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商品房价格监管和住房价格统计监测工作。经价格监督部门审核备案后,房地产开发企业3个月内不得调高商品房销售价格。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申报项目楼面地价、建安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参考同区域、同类型、同品质在售商品房均价测算开发成本,合理确定备案价格。加强商品房合同注销备案管
以省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为基础,归并整合省级部门各类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各地区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形成一号接通、多线联动、平台互通、标准化运营、高效协同管理的一体化便民服务热线体系,实现青海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一号对外,语音呼叫号码为12345,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更快、更准、更实地解决、处理企业和群众的合理诉求。将话务量少、社会知晓度低、无专门话务系统的15条省直部门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整体并入12345热线平台。各地区要明确机构部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青海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和规范了我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就业统计数据质量。《办法》着力规范我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工作,统一了就业失业登记的范围和程序,对就业失业统计数据进行了实名化,明确了政策依据、登记的范围、登记的内容、登记的方式和程序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同时,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进行劳动用工监察时,应检查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情况,对未按规定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的用人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强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出台,体现了规范管理的
日前省民政厅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培育扶持措施,力争到2020年,我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初见成效,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35个社区社会组织。再利用5到10年,使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支持措施更加完备,整体发展更加有序,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意见》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我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总体目标,并从培育、管理、扶持等多个方面着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另外,《实施
记者从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西宁市制定出台《西宁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重点群体创新创业活力,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城乡居民整体增收,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确定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主要针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体七大群体,积极贯彻落实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持续推动创业创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带动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