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中国出口和进口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出口同比增长25.6%(以美元计价)、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7.0%,进口同比增长33.1%、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4.4%,均好于预期与前值。8月农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3%,南华农产品指数8月平均同比上涨19.4%,侧面体现价格上涨是8月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贡献项。TableSummary出口结构分化趋势不变,防疫物资短暂反弹。(1)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保持高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速达到17.3%和15.5%。家用电器、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配件、液晶显示板的当月同比增速均维持在30%以上。而手机、音视频设备、船舶分别同比下降24.9%、36.2%和2.4%。(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延续改善态势。一方面受益于海外商品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东南亚等竞争出口国在疫情扰动下订单回流中国。箱包服装鞋靴两年平均同比在78月由负转正,而家具和玩具尽管仍然保持在双位数增速,但增速已有放缓迹象。(3)防疫物资需求8月反弹,但未来回落趋势不变。Delta变异疫情蔓延,海外防疫物资需求增加。8月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纱线制品、医疗器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9%和17.9%,较7月增速回升了11.9和35个百分点。随着疫苗接种率率的提高和第三针加强针的推行,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未来防疫物资需求大概率会继续回落。分地区来看,我国对各主要经济体出口呈现多点开花,欧盟领先,东盟偏弱。8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速均比上月提升,其中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29.4%超过了整体水平。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速较7月分别上升了4.8、3.6、3.8、0.5个百分点,体现了发达经济体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贡献项。78月我国出口至东盟的增速明显低于二季度46月水平,说明东南亚疫情对该地区的生产和消费需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口增速回升,量跌价升现象依旧明显。8月我国大豆、原油和铁矿砂的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53.8%、59.8%和95.0%,但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6.2%和2.9%,测算的进口单价同比增速分别为55.6%、70.4%、100.7%。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进口金额增长的主要贡献项。我们判断,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我国出口增速短期仍有一定支撑,但四季度或将下滑至个位数区间。中国出口增速将会延续放缓趋势,因为此前支撑我国出口走强的四个因素都在走弱防疫物资需求下降,全球复苏斜率放缓,欧美居民消费结构转变,中国出口的供给替代逻辑削弱。风险提示疫情风险;全球经济运行风险;政策波动风险。8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5.6%,高于市场预期的19.6%和7月的19.3%;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7.05%,高于7月的12.87%。中国进口同比增长33.1%,同样是超出了预期的26.6%和7月的28.1%;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4.43%,高于7月的12.77%。8月中国贸易顺差较上月扩大至583.3亿美元,是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根据中港协数据,8月上旬中旬下旬,沿海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9.2%5.3%4.9%。8月上旬各港口加快对受台风影响货物的装卸运输,11日宁波舟山港下属梅东港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并暂停该码头作业,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回落,18日梅东港区开始陆续恢复生产,同时期厦门港、广州港补足空缺,外贸增速均超过20%。中国港口协会表示,目前港口出口货源仍比较充足,但市场后续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9月上旬美国紧急失业救济金即将到期可能会对其消费市场需求带来影响。近期新出口订单PMI与出口金额走势出现分化。新出口订单PMI今年3月后持续下降,并且最近连续四个月都位于50以下,然而出口增速回落缓慢,经常超出市场预期。首先,二者统计调查方式不同。PMI是扩散指数编制,统计对象是出口企业对景气度的观点,相当于可以看做是对量的判断和环比上月比较。而海关总署出口金额统计方式是报关数据,并且是出口金额(量价)和与去年同期比较。其次,今年原材料价格大涨,海内外通胀水平明显抬升,同时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屡创新高,因此价格为出口总金额的贡献度提高。8月农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3%,较7月增速上升8.5个百分点,南华农产品指数8月平均同比上涨19.4%,因此价格上涨是8月拉动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保持高增长。机电产品占到我国出口金额的57%,8月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3.0%,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出口金额的27%,8月同比增长19.2%,均高于7月增速。从两年平均同比来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仍然达到17.3%和15.5%,高于7月水平,体现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得以保持。从机电产品的分项来看,家用电器(33.2%)、集成电路(38.9%)、汽车(187.7%)、汽车零配件(30.1%)、液晶显示板(39.8%)的当月同比增速均维持在30%以上。而手机、音视频设备、船舶分别同比下降24.9%、36.2%和2.4%,其中手机和音视频设备已经连续两个月以上同比下降。从两年平均同比增速来看,8月箱包、服装、鞋靴的增速分别为6.4%、5.9%、3.0%,服装鞋靴两年平均同比在8月由负转正,箱包增速则是在7月转正。家具和玩具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2%和15.6%,尽管仍然保持在双位数增速,但增长速度已经有放缓迹象。由于Delta变异株的传播,全球疫情出现明显反弹,海外防疫物资需求增加。8月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纱线制品、医疗器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9%和17.9%,较7月增速回升了11.9和35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同比来看,纺织纱线制品和医疗器械分别增长11.8%和28.0%,均较7月回升了7.6和6.5个百分点。从海外疫情形势来看,随着疫苗接种率率的提高和第三针加强针的推行,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未来防疫物资需求大概率会继续回落。8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5.5%、29.4%、19.5%、16.6%,均比上月增速提升,其中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超过了整体出口增速。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分别为17.7%、10.0%、8.9%、14.7%,也都比7月明显加快,分别上升了4.8、3.6、3.8、0.5个百分点,体现了发达经济体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贡献项。78月我国出口至东盟的增速明显低于二季度46月水平,说明东南亚疫情对该地区的生产和消费需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8月我国大豆、原油和铁矿砂的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53.8%、59.8%和95.0%,但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6.2%和2.9%,测算的进口单价同比增速分别为55.6%、70.4%、100.7%。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进口金额增长的主要贡献项。中国出口增速将会延续放缓趋势,正如我们在9月6日发布的报告《出口因素驱动的投资逻辑》中提到的,此前支撑我国出口走强的四个因素都在走弱。(1)当前欧美等国陆续接种疫苗导致防疫物资出口金额放缓,该因素对中国出口影响中性转弱。(2)全球制造业PMI数据自6月起持续下滑表明全球经济复苏斜率最陡峭的阶段已经过去,也意味着其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拉动渐趋温和。(3)随着美国财政转移支付基本结束,防疫措施解除,导致5月起美国个人消费结构逆转,同时美国地产销售热度降温对地产后周期商品需求的掣肘亦将抑制中国对美耐用品出口。(4)我们测算20102020年日本出口增速相对全球制造业PMI弹性系数降至3.46,韩国出口增速相对全球制造业PMI弹性系数降至4.13。今年以来日韩出口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敏感度回升,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供给替代逻辑或将被削弱。6、风险提示疫情风险;全球经济运行风险;政策波动风险。8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西部证券2021年09月07日宏观点评报告联系我们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耀体路276号12层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303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10C联系电话02138584209免责声明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