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 212015 于 2015 年 1 月 26 日下午 5 点首次在政府公报电子版上发布。第 S 21 号空中航行法(第 6 章)2015 年空中航行(修正)令 为行使空中航行法第 3 条赋予的权力,新加坡民航局经交通部长批准,特此作出以下命令引用和开始 1. 本命令可被引用为 2015 年空中航行(修正)命令,并将于 2015 年 1 月 26 日生效。第 2 段的修正 2. 空中航行命令 (O 2) 第 2 段(在本命令中称为主要命令)被修订 (a) 通过在第 (1) 小段的认可医学结论后立即插入以下定义 2D 仪表进近操作之前的定义是指仅使用横向导航引导的仪表进近操作; 3D 仪表进近运行是指同时使用仪表横向和垂直导航引导的进近运行; (b) 在第 (1) 项警报服务的定义之后插入以下定义,备降机场是指当航空器无法或不宜前往时可以前往的机场,或前往 S 212015 2降落在预定着陆的机场并满足以下所有要求 (a) 必要的服务和设施是 (b) 飞机性能要求可用;得到满足; (c) 机场在预计使用时间运行; (c) 在第 (1) 项中机组人员的定义之后插入以下定义,即与航空器在机场的运行有关的决断高度或 DA,或决断高度或 DH,指规定的高度或高度在开始进近的 3D 仪表进近操作中,如果没有建立继续进近的参考,飞行员机长必须复飞;; (d) 在第 (1) 项中指定的下列体检医师的定义之后,立即插入目视备降目的地机场的定义,是指航空器在无法降落或无法降落时能够降落的备降机场。预定着陆机场; (e) 在不宜的第 (1) 项对发动机着陆的定义之后插入以下定义,即航路备降机场是指航空器在需要改航时能够降落的备降机场,同时途中;; (f) 在第 (1) 项中旋翼机的定义之后立即插入以下定义 3 S 212015 比空气重,其产生的空气动力;飞机是指从主要 (g) 的任何飞机起升飞行,方法是在第 (1) 项中的人员性能定义之后立即插入以下定义 仪表进近操作是指使用基于仪表进近程序的导航引导仪表进近和着陆,通过 2D 或 3D 仪器进场操作执行;仪表进近程序,归类于附表 11,是指一系列预先确定的机动,参考具有特定保护飞行的仪表,从 (a) 初始进近定位点开始飞行; (b) 规定的进场航路的起点,如适用,到达可以完成着陆的点,然后,如果未完成着陆,则到达适用等待或航路超障标准的点; (h) 在第 (1) 款的军用飞机的定义之后,立即插入以下定义的最小下降高度或 MDA,或最小下降高度或 MDH,是指以下二维仪表进近进近或运行中的指定高度或高度在没有所需目视参考的情况下,机长不得继续下降;运行盘旋 (i) 通过在第 (1) 项的生存 ELT 定义之后立即插入以下定义 S 212015 4 起飞备降机场是指在起飞后不久需要着陆时航空器能够着陆的备降机场并且不能使用出发机场; (j) 在本命令的第 (8) 小节之后插入以下 (9) 小节,对于在国际单位制 (SI) 中规定一个值并且在非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一个替代值的每个标准或者,当获得任一值时,视为达到相关计量单位标准。...
空中航行(修订)令 2015 S 21/2015pdf预览版空中航行(修订)令 2015 S 21/2015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