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 1970 年代,发达国家的福利和失业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发达问题,都分别通过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知识库来解释。但石油危机、“滞胀”以及随之而来的发展中国家债务严重考验了支撑其福利和发展政策的模式和理论。
尽管凯恩斯主义学说的实际分析内容与发展经济学的分析内容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但两种方法共享了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观点,以及对国家干预的相关接受。他们也有共同的认识,即新古典经济学家所描述的经济是一个“特例”,还有许多其他经济体可以被完全不同的模型“程式化”,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此外,他们还认为,国家可以在解决这些经常导致“市场失灵”的结构性特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者都是由解决政策问题的需要引起的,并且不仅仅是正式的理论学科,其建模基于“实体经济”,它们被困在必须摆脱的特定均衡(失业或不发达)中。这些立场使他们容易受到新自由主义的攻击。
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新古典主义的反革命和发达工业国家货币主义的兴起导致了南方对发展经济学的拒绝,这也许不足为奇。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来说,发展经济学家错误地否认了理性经济行为的普遍性,并且通过他们对标准经济理论的歪曲的关注,为政府打开了大门。对一些人来说,发展经济学的整个事业都是徒劳的,与之相关的政府机构被指责为经济表现不佳。
从 1970 年代中期开始的 20 年间,发展经济学在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地位都不容乐观。随着阿尔伯特·赫希曼 (Albert Hirschman) 所谓的“单一经济学”的传播,陷入困境的发展经济学学科发现自己被经济学系、发展金融机构和期刊拒之门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者”被迫采取防御姿态,因为他们回避了为已经失败的政府主义提供智力支架的指责,以及淡化市场作用的指责。
发展经济学的“死亡”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范式转变”。它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正式批准。据报道,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代表(新闻周刊 1985 年 5 月 13 日)宣布“美国完全拒绝存在‘发展经济学’之类的想法”(引自 Toye, John 1987: page 73)。正如约翰·托伊所说,发展经济学在这个最强大的国家眼中变成了“奥威尔式的东西”。方兴未艾的新自由主义对所需要的东西的斯巴达式确定性没有为发展问题的专业知识留下空间。撒切尔夫人刺耳的“别无选择”通过一套适用于所有经济体的标准化政策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得到回应。
除了对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危机原因的归因,以及新自由主义在主要经合组织国家和金融机构的意识形态优势之外,发展经济学的消亡与对战后发展经验的解释有很大关系.直到1997年,东亚国家惊人的经济表现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转型经济体的糟糕表现中脱颖而出。与所有成功一样,这些成功引起了许多亲子鉴定。从 1970 年代中期开始,通过一系列经合组织的研究(Little, I., T. Scitovsky, and M. Scott 1970),新古典经济学的“反革命”声称成功是依靠市场的智慧的证据军队。相比之下,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的“失去的几十年”被归咎于“发展规划”,这扭曲了价格并导致增长放缓。事实上,典型的发展国家的经验被用作反对发展经济学的证据。...
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的必要性pdf预览版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的必要性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