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化的规模不仅与资源、人员、资本和技术的集中有关,还与资源消耗模式及其对环境的压力有关。城市需要世界上大约 80% 的能源,并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有相同的份额。城市发展对供水、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其他重要资源施加了额外的压力(Engelke,2012 年)。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速发生。 2014 年,该地区约 48% 的人口(或超过 20 亿人)居住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农村地区重新划分为城市地区,该地区城市居民的比例在过去 25 年中一直在上升。估计每天有 120,000 人迁移到城市(联合国亚太经社会,2014a)。到 2018 年,超过一半的区域人口将生活在城市群中。在这个里程碑之后的 30 多年内,该地区将有不少于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城市人口,即约 32 亿人口。
尽管城市在资源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仍然存在复杂的挑战,但城市通过促进低碳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为提高全球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一机会之窗为城市发展的后代带来福祉、可持续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保护。
本研究评估了亚太地区在实现资源效率以实现绿色和有弹性的城市发展方面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水。作为一个分析框架,该研究采用生态效率和资源效率方法,并讨论绿色和有弹性的城市发展,以实现亚洲城市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些案例研究来自韩国、日本和尼泊尔的经验,这些经验反映了城市通过采用绿色、有弹性和资源效率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发展。作为政策框架,报告提出了五项政策措施。第一个也是总体原则是采用综合方法来实现城市韧性发展,第二个措施是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的保护也是第三个措施,提高生活质量被强调为第四个措施。最后,研究建议建立有利的环境。
报告第一部分关注亚太地区城市发展资源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因素。随后对资源效率以及绿色和有弹性的城市发展进行了审查和讨论,特别关注生态效率及其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性。第四,研究将韩国、日本和尼泊尔的良好实践作为基准案例。这些案例说明了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方式,突出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措施的重要性。最后一章讨论了五项政策建议。...
亚太地区绿色和弹性城市发展的资源效率 - 以水为例 -pdf预览版亚太地区绿色和弹性城市发展的资源效率 - 以水为例 -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