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GATT/WTO 成立以来,全球贸易一体化发展迅速,根据该机构的规定签署了许多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从 1980 年代开始激增,并在 1990 年代重新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地区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重要的协议在包括东盟、南方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OMESA 和 CACM 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生效。
图 1 描绘了这一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的 GDP 增长,其中亚洲发展中地区最为突出。即使已经向 WTO 通报了大约 267 个区域贸易协定(世贸组织,2016 年),但实际上,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双边贸易关系对目前已经存在 8,000 多个,其中三分之一的此类关系对应于亚洲协定。
作为贸易政策工具的自由贸易协定浪潮的兴起导致亚洲从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为“亚洲工厂”(Baldwin,2011 年)。尽管双边或区域自由化迅速,但确定区域一体化如何解决成员国的发展问题具有挑战性。
本文重点关注东盟国家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它讨论了东盟协议带来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在增长、贸易和投资方面。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除了经济增长稳健、贸易和投资快速扩张,东盟成员国在结构变革方面也取得了其他重要进展。这包括可贸易商品的更高生产率,以及从初级产品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变。
该文件还讨论了从最不发达国家到高收入经济体的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由各种社会经济指标衡量)所面临的挑战。传统上,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在评估时侧重于市场准入问题,而忽略了更广泛的发展影响。然而,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增加贸易、投资和就业作为发展工具。除了这些传统渠道之外,区域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包含提供基础设施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区域社会经济项目来影响贫困。因此,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类型和范围可能与减贫有关。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解决其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明确强调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层面。在此背景下,本文评估了可能影响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支柱,以及成员发展差距的最终趋同,包括减贫和贸易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弥补一体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的国内政策至关重要(Gallagher 等,2015 年)。
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收益,但区域化也带来了成本。 Bhagwati (1991) 将 RTA 重叠描述为“意大利面条碗”,随后 Baldwin (2004) 将亚洲贸易协定的扩散称为“面条碗”,众所周知的重叠区域贸易协定之谜可能会对区域福利提高潜力产生不利影响。协议。鉴于制造业出口商在区域内贸易中的高度相互依赖,一个关键挑战是协调与亚洲普遍存在的国际生产网络相关的一系列壁垒(Baldwin,2015 年)。此外,在繁琐的协议网络中处理成员国的不同优先事项、机构能力和政策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论文进行如下:
第 2 节讨论了东盟的社会经济进步。
第 3 部分着眼于区域一体化在解决东盟发展差距方面的作用。
第 4 节总结并讨论了政策影响。...
亚洲经济一体化合作协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UNCTAD 研究论文第 3 号pdf预览版亚洲经济一体化合作协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UNCTAD 研究论文第 3 号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