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资源稀缺的辩论最近重新点燃。新的科学发现表明,人类已经超越了行星边界,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运行。关键资源物质和经济稀缺的新现实特征有五个特征:缺乏未开发的资源保护区、开发新资源的挑战、新消费者的出现、资源价格的波动和资源管理主体的扩大。在所有自然资源中,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最需要水、食物和能源。这三种资源紧密相连,形成资源和政策的纽带。他们的不安全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障碍。本报告追溯了关于水、食品和能源 (WFE) 安全关系的辩论、分析和行动。
考虑到这三种资源的复杂相互作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新的机构能力。为了实现人类福祉和绿色增长的双重目标,可持续性必须成为中心舞台,同时关注生态系统服务。 1970 年至 2005 年间,亚太地区的资源使用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经济增长导致该地区对化石燃料来源的依赖。 2008 年,亚太地区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随着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该地区的水、食品和能源资源的安全受到威胁。亚洲的用水需求增长最快的是现在来自工业和城市家庭,而不是农业。几十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增加的能源。在粮食安全方面,超过 20% 的营养不足人口生活在南亚和西南亚,阿富汗的问题最为严重。目前,对该地区水、粮食和能源安全之间复杂而普遍的联系只有初步的了解。
本立场文件回顾了该地区在 WFE 联锁效应方面的经验,这导致了跨越两个甚至所有三个领域的挑战。例子包括生物燃料;水电;热电生产和水安全;灌溉和粮食安全;灌溉和能源安全;食品贸易和虚拟水、土地和食品安全;以及水生产和能源安全的相互影响。通过使用两个案例研究,即中亚和湄公河盆地,进一步探讨了关系的含义。毫不奇怪,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中,能源和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隔离的。结论部分概述了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将关系概念纳入主流所需的五个关键政策干预领域。...
亚太地区水-食物-能源关系的现状pdf预览版亚太地区水-食物-能源关系的现状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