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关于单剂量伯氨喹作为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杀配子剂的政策简报 2015 年 1 月 背景。 1 世卫组织建议。 2 实施新建议的考虑因素。 2 预期收益。 3 附件 1. 支持世卫组织新建议的证据。 4 参考文献。 8 背景 伯氨喹自 1950 年代初就开始使用,是最广泛使用的 8-氨基喹啉抗疟药。它已广泛用于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根治性治疗,以及作为恶性疟原虫的单剂量杀配子杀灭剂。其使用的主要限制是其溶血毒性 8 氨基喹啉抗疟药在遗传性 Xlinked 遗传病中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 的个体中会产生剂量依赖性急性溶血性贫血 (AHA)。 G6PD缺乏症在非洲和亚洲疟疾流行地区的患病率在5%至32.5%之间,其地理分布与疟疾分布重叠。使用伯氨喹作为杀配子剂具有在低传播环境中减少恶性疟疾传播的巨大潜力,因此可以防止青蒿素耐药性恶性疟疾的传播。在 2010 年版的疟疾治疗指南中,WHO 建议在减少恶性疟原虫传播方案的治疗方案中添加剂量为 0.75 mg basekg(成人最大剂量为 45 mg)的伯氨喹,前提是存在溶血风险在 G6PD 缺陷患者中考虑。只有当非常高比例的感染者接受这些药物时,才能实现通过杀配子药物减少疟疾传播的人群益处。由于 G6PD 缺乏症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通常存在不确定性,并且通常无法在护理点检测这种情况,因此对伯氨喹诱导的 AHA 的恐惧限制了该建议的实施。...
关于单剂量伯氨喹作为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杀配子剂的政策简报pdf预览版关于单剂量伯氨喹作为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杀配子剂的政策简报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