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之前,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30多年的高增长,正是因为有这些生产要素的交替发力。5在下图中,我们把经济增长的贡献归结为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密度贡献,发现过去30年来,劳动力素质(绿色)对GDP增长贡献的变化相对不大,而资本密度(资本劳动数量,下图中的黄色部分)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当然增速在2011年到达最高低后,便持续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强调财政支出要提质增效,要提高效能,因为只有形成肌肉才能增强推动经济的力量,而形成脂肪这类的无效资本,反而成为发展的累赘。因此,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便出现了GDP增速在零附近徘徊的现象,被称之为失去的30年。...
李迅雷:跑得慢才能跑得远pdf预览版李迅雷:跑得慢才能跑得远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