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业频现奇葩事纳入规范管理迫在眉睫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曹中铭私募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或设置障碍,或采取多种方式拒绝投资人赎回的行为,既有违契约精神,也有损行业声誉,而且也会损害到投资人的权益,上述投资人230万元清零,就与赎回不自由有关。或私募产品突然爆雷,或披露虚假净值违规提取业绩报酬,或产品出现巨亏,投资者却能高价赎回等。有投资人100万购入上海兴盾资产发行的私募产品,在产品净值达到1.3时欲赎回,但私募却将该产品转为利率高达38%的高收益的借条,高收益诱惑下,投资人再度投入130万。在此背景下,为了预防更多奇葩事项的发生,强化对于私募行业的监管也非常有必要。...
私募行业频现奇葩事纳入规范管理迫在眉睫pdf预览版私募行业频现奇葩事纳入规范管理迫在眉睫pdf完整版